2020丽水中公每日一练(4.7)
中公丽水人事考试信息网温馨提醒您关注丽水事业单位考试阅读资料:【2020丽水中公每日一练(4.7)】
51.( ),4,9,16,27,38,( )
A.0
B.2
C.53
D.68
52.-3,4,-1,( ),1,4,( )
A.0
B.1
C.2
D.3
53.25,36,39,46,59,( ),( )
A.43
B.58
C.64
D.73
54.( ),10,7,9,9,15,( )
A.11
B.13
C.23
D.31
55.100,98,98,100,104,( ),( )
A.108
B.110
C.116
D.118
本题考查多级数列。相邻两项作差可得:-2、0、2、4、(6)、(8),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则接下来的两项应为104+6=110和110+8=118。故本题答案为BD选项。
66.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考查数量类。
九宫格优先横行考虑,观察发现,数量类无规律,考虑元素运算。
第一组:图2=(图1+图3)÷2,即:5○+1△=(6○+4○+2△)÷2;
第二行也要遵循此规律:图2=(图1+图3)÷2, 2○+4△=(3○+3△+3○+1△)÷2,即:2○+4△=3○+2△,算得:2△=○;
第三行也遵循此规律:图2=(图1+图3)÷2,图2=5△;
根据2△=○,可知A项等价于7△,B项等价于6△,C项等价于5△,D项等价于4△。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67.左边给定的是某正方形纸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项与该正方体是一致的( )。
本题考查空间重构。
A项中,展开图中1面和6面不是相对面,排除;
B、C两项中,后面的面的方向有误,应为如下图所示,排除;
D项中,与展开图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致,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68.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本题考查一笔画和多笔画。
第一段,所给图形均为一笔画图形;第二段,前两个图形均含有4个奇点,为两笔画图形,问号处也应填入一个两笔画图形。
A项是三笔画图形,B、C项是一笔画图形,只有D项是两笔画图形。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二、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71.近因效应是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对人们认知的影响,远远大于以往所获得的信息,这是因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对原来的印象逐渐淡忘,当有新信息进入视野时,容易对人们的感官产生新的刺激,从而形成最新的印象,直接影响人们的认知判断。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近因效应的一项是( )。
A.某社会名流声名卓著,到了晚年却因为一桩丑闻而臭名昭著
B.面试时衣冠整洁,给人以良好的印象,被录取的几率也较大
C.夫妻本来感情很好,因为一件小事吵架,吵嚷着要离婚
D.小玲和小菲多年好友,因小玲最近“得罪”了小菲,两人形同陌路
定义强调:新近获得的信息对人们认知的影响,远远大于以往所获得的信息。
A项中,原本声名卓著,因晚年丑事,晚年的丑事属于新获得的信息,而导致臭名昭著,说明该信息远远大于以往获得的信息,符合定义;
B项中,“面试时衣冠整洁”是为了给人第一印象良好,而不是新近获得的信息,也没有体现影响大于以往的信息,不符合定义;
C项中,本来感情很好,因为一件小事吵架而要离婚,体现了新近时期获得的信息,远远大于以往获得的信息,符合定义;
D项中,最近“得罪”,使之前的多年好友形同陌路,体现了新近时期获得的信息,远远大于以往获得的信息,符合定义。
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项。
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72.激励不相容是指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都会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制度安排使他们在目标和行为上出现不一致,那些符合委托人利益的目标却无法对代理人产生激励作用的现象。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激励不相容的是( )。
A.甲单位采取措施让每个员工在为企业多做贡献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B.乙公司职位晋升中论资排辈现象严重,新人进入一段时间后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
C.丙在保险公司购买了医疗保险后,没有像以前那样有规律地作息,开始熬夜,酗酒
D.丁医院对医生实行挂号费递增提成制度,医生每个月接的挂号单越多,提成比例越高
定义强调:①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都会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②制度安排使他们在目标和行为上出现不一致;③符合委托人利益的目标却无法对代理人产生激励作用的现象。
A项中,单位的举措会使员工产生激励作用,不符合定义;
B项中,新员工和老员工不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不符合定义;
C项中,丙和保险公司属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保险公司的目标是投保人身体健康减少出险率,而丙的行为会导致出险率增高,符合“目标和行为不一致”且丙的目标无法对保险公司产生激励作用,符合定义;
D项中,该制度对医生产生激励作用,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73.商业生态系统是指由组织和个人所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其成员包括核心企业、消费者、市场中介、供应商、风险承担者等,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竞争者,这些成员之间构成了价值链,不同的链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了价值网,物质、能量和信息等通过价值网在联合体成员间流动和循环,从而形成整体的竞
争优势。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企业行为与商业生态系统不符合的一项是( )。
A.日立公司强调如何利用企业的内部资源来形成竞争优势
B.滴滴公司通过建设一个信息平台,撬动圈内其他企业和个人的资源
C.飞利浦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合作,也同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
D.苹果公司和微软公司的关系很复杂,既合作又竞争
定义强调:①由组织和个人所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其成员包括核心企业、消费者、市场中介、供应商、风险承担者等,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竞争者。②这些成员之间构成了价值链,从而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
A项中,企业的内部资源,属于核心企业单独的个体,而不是经济联合体,不符合定义;
B项中,滴滴公司(核心企业)、其他企业和个人构成经济联合体,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符合定义;
C项中,飞利浦和其他企业构成经济联合体,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符合定义;
D项中,苹果公司和微软公司形成经济联合体,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符合定义。
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项。
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74.迭代开发就是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高,在需求没被完全地确定之前,开发就迅速启动,每次循环不求完美,但求不断发现新问题,获取和积累新知识,并自适应地控制过程,在一次迭代中完成系统的部分功能,然后将未成熟的产品交付给领先用户,通过他们的反馈来进一步细化需求,从而进入下一轮的迭代,不断获取用户需求、完善产品。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迭代开发的一项是( )。
A.甲公司先向市场推出极简的原型产品,以最小的成本和有效方式验证产品是否符合用户需求,然后再结合需求,迅速添加组件
B.乙公司开发产品时,遵循预先计划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的步骤顺序进行,成功开发出新产品
C.丙公司的某产品在推出5年之后才撤掉之前的测试版字样,成为稳定的产品
D.丁公司在其开发的软件上采用了开源软件的模式,与用户联合升级软件
定义强调:未成熟的产品交付给领先用户,通过他们的反馈来进一步细化需求,不断获取用户需求、完善产品。
A项中,推出极简的原型产品,属于将未成熟的产品交付给领先用户,然后结合需求,进行不断完善,符合定义;
B项中,没有体现边反馈边完善,不符合“不断获取用户需求、完善产品”,不符合定义;
C项中,5年之后才撤掉之前的测试版字样,说明是不断完善的过程,符合“不断获取用户需求、完善产品”,符合定义;
D项中,与用户联合升级软件说明是不选获取用户需求、完善产品,符合定义。
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项。
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75.惭愧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对好的行为和圣贤的深入了解,内心产生的一种以圣贤为榜样,以好的行为为准绳,并且拒绝不符合圣贤和好的言行的心理品格;当这种心理品格植根后,个人如果出现行为上的背离,内心就会产生一种良心自责感。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惭愧的一项是( )。
A.甲在寒冬季节将水洒在楼道,后来担心水冻成冰后给他人带来伤害,内心非常愧疚
B.乙考试作弊,一直担心事情暴露后会遭到大家的谴责和批评,内心忐忑不安
C.丙在背后说同学坏话,事后想起书中关于“真、善、美”的种种阐释,内心觉得很不安
D.丁偶然听了某道德楷模的讲座,内心对该道德楷模产生一种敬佩的感觉
定义强调:①以圣贤为榜样,以好的行为为准绳,并且拒绝不符合圣贤和好的言行的心理品格。②行为上的背离,内心就会产生一种良心自责感。
A项中,内心愧疚是因为担心会伤害他人,而不是因为背离了圣贤和好的言行,不符合定义;
B项中,内心忐忑的原因是害怕作弊暴露会遭到大家的谴责,而不是因为自己的行为背离了圣贤和好的言行,不符合定义;
C项中,说坏话之后内心觉得不安,是因为发现自己背离了圣贤和好的言行从而产生良心自责感,符合定义;
D项中,并未体现“出现行为上的背离,产生良心自责感”,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76.社会认同原理是指在周围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一个人无法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时,往往会根据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这种行为模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因此,偏颇甚至伪造的证据也能愚弄我们。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与社会认同原理无关的一项是( )。
A.小悦悦被车碾压后,路过的19人竟无一人主动上前救助
B.某人正遭歹徒侵害,周围有数百人观看,但都无动于衷
C.某地报道了幼儿园遭袭的消息后,其他地方也出现了类似报道
D.制造商们总是把自己的产品跟当前文化热潮联系起来
定义强调:①周围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时,往往会根据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②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
A项中,群众对周围环境存在不确定的情况,路人无人救助,符合“一个人无法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根据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符合定义;
B项中,人们对周围环境不确定时,无动于衷属于“一个人无法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根据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符合定义;
C项中,其他地方也出现了类似报道,并不是根据周围人的行为(其他地方报道)而报道,而是根据当地的事实情况,而且不属于“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行为,不符合定义;
D项中,制造商对周围文化的环境不确定时,无法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时,往往会根据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符合定义。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77.“赋、比、兴”是三种作诗的手法。“赋”是“直陈其事”,直接把事情说出来;“比”是“由心及物”,是用所见之物寄托内心的情感;“兴”是“见物起兴”,就是看到外界事物,引起内心的感动,由物及心。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诗句使用了“兴”的手法是( )。
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迟被乐土,乐土乐土,爱得我所。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③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定义强调:“见物起兴”,就是看到外界事物,引起内心的感动,由物及心。
①出自《硕鼠》,是《诗经》中的一篇。描述的是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新乐土呀新乐土,才是安居好去处。将贪官比作硕鼠,属于“比”而不是“兴”,不符合定义;
②出自《关雎》,是《诗经》中的一篇。描述的是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上,善良美丽的少女是小伙理想的对象。这是诗人对河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恋歌。看到雎鸠,引起内心的感动,表达了爱慕之情,“由物及心”属于“兴”,符合定义;
③出自南北朝时庾信的《枯树赋》,描述的是当年我在汉南种下的依依杨柳,是多么袅娜动人;而今的江边潭畔,如眉的柳叶片片摇落,让人感到多么凄婉悲怆啊。时光匆匆而逝,树木尚且敌不过春秋的更替,人又怎能逃得过岁月的沧桑呢?作者描写杨柳不同时间段所呈现出的不同形态,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情,“由物及心”属于“兴”,符合定义。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添加中公老王二维码
加入丽水中公刷题群
相关2020丽水事业单位招聘资讯:
更多2020丽水事业单位招聘资讯请登录中公丽水人事考试网
-
微信公众号:丽水中公教育
(ID:ls-offcn)
专注丽水公职考试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