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江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02.04)
【精选试题】
在进行某项操作技能训练(如打篮球)时,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单选题) 。
A.退化期
B.疲惫期
C.高原期
D.固化期
【视频解析】
【每日一练】
1.下列哪种学习理论最能解释人类走迷宫的过程?( )
A.强化学习理论
B.顿悟学习理论
C.尝试—错误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2.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式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3.某3岁儿童事事要如他意,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父母、爷爷、奶奶没有办法,只好依着她。导致该儿童耍赖行为的最可能原因是( )。
A.该儿童天生脾气坏
B.耍赖行为受到强化
C.该儿童有多动症
D.经典条件反射
4.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儿童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学习屡受挫折的儿童对学习抱消极态度。这种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认知失调
B.经典条件反射
C.效果律
D.社会学习论
5.“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 )的教学技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
6.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老师和家长给予一定的表扬。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7.经典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的提出者分别是( )。
A.桑代克与斯金纳
B.巴甫洛夫与斯金纳
C.赫尔与斯金纳
D.巴甫洛夫与托尔曼
8.与讲授法相比,布鲁纳提倡的发现法更关注( )。
A.学生是否参与学习
B.学习结果
C.学习过程
D.对学习过程与结果同等关注和重视
9.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并将观察学习分为(多选题)。
A.共同强化
B.直接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10.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提出了试误说。(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人类走迷宫是一个盲目地、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而尝试-错误学习理论是桑代克的理论,也叫做试误说,更符合题目含义。
2.【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罗杰斯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任务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促进个体自由地成长,学生中心模式又称为非指导模式,教师的角色是“助产士”或“催化剂”。
3.【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在他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中提到了强化一词,强化会使行为在将来发生的频率增加。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题干中婴儿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哭闹是婴儿表现出的一个行为,面对这个行为,她的家人没有办法,只好依着她,是对哭闹行为的强化,那么将来婴儿在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哭闹的行为概率就会增加。故答案选择B。选项A,天生脾气坏,题干中描述的是一种后天的习得行为,而不是先天的遗传原因。选项C,多动症也称“儿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综合症,多在7岁时就有异常表现。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和学习困难。选项D,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提出来的,研究的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环境中的刺激在前,人的反应在后。而题干中描述的情境是反应在前,刺激在后。综上,该儿童耍赖行为的原因是耍赖行为受到了家人的强化,故选B。
4.【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桑代克的三大定律当中的核心定律效果律。效果律强调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通过题干可以看出,一个是学习结束之后得到成功结果的反馈,使儿童变得更积极,一个是学习之后屡受挫折的反馈结果,使儿童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态度,都是效果律的体现。故本题选C。选项A,认知失调是态度和品德改变的原动力。态度和行为出现不一致使得人产生不舒服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选项B,经典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的研究成果。他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D选项,社会学习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他形成了一种认知—行为主义的模式。社会学习理论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参与性学习是指通过实做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在做中学。替代性学习,又称观察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5.【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本题目考查的是“先行组织者”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也就是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它是一种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的教学技术。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B选项,布鲁纳强调发现学习。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独立工作,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掌握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C选项,加涅将学习过程分为了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要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选项ABC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择D。
6.【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本题目考查的是桑代克的试误说。效果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即反馈,也就是过程中给学生及时的反馈,让学生知道对错。题干中老师和家长表扬学生取得好成绩,是给予正的反馈意见,会加强学习者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联结,这体现的正是效果律。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B选项,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的增强这种联结。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者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学习内容。(其主要意思是重复,通过重复可以加强正确行为的提升,错误行为的降低。)C选项,动机律不属于桑代克试误说的三大定律,故排除。选项ABC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择D。
7.【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和斯金纳的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A选项,桑代克提出了试误说。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尝试错误。B选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巴甫洛夫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得出了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通过迷箱实验得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C选项,赫尔坚持学习的联结观点,他修改了S—R的公式,使之成为S—s—r—R的公式。其中S为外在环境刺激,s为刺激痕迹,r为运动神经冲动,R为外部行为反应。赫尔认为,外在环境刺激消失后仍持续存在一段时间,成为刺激痕迹。该刺激痕迹导致了运动神经冲动,而该运动神经冲动最终导致了外部行为反应。赫尔希望借这样的修改能回避心理或意识的作用。D选项,托尔曼提出了符号学习理论,他的经典实验是“白鼠迷宫实验”。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项。
8.【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本道题考查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他认为发现不只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情的行动,而且还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去概括出原理或法则,他们就会因自己发现的去学习,并因为自己发现所感到愉快和成就感而使学习具有强大动力,所学习的知识会深刻而不易遗忘。因此,布鲁纳提倡的发现法更关注学习过程。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重视学生所获得学习内容和结果。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讲授法和发现法不同的的是发现法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答案选择C。
9【答案】BCD。中公讲师解析: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将强化分为了三种,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故本题选BCD。
10.【答案】√。中公讲师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又称为试误说。
常见问题
我要咨询-
微信公众号:丽水中公教育
(ID:ls-offcn)
专注丽水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