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教师

首页 > 教师 > 考试题库 >

2021丽水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05.24)

丽水中公教育 2021-05-24 10:29:09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精选试题】

案例分析题:

有一个老师,任课不久就被推选为班主任。第一次当班主任, 他想在学生心中树立威望。首先把班干部换成了自己的得力助手,整顿班委。没事的时候自己也会呆在教室,监管学生,平时也会把自己严肃的一面展现出来,从不和学生嘻嘻哈哈。学校或者学生组织的活动也是一定会亲自参加,但是一个学期下来,他发现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并不高,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问题:如果你是班主任该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10分)

【视频解析】

【每日一练】

1.林老师在管理班级方面一直秉承着“平行教育”的理念,这说明林老师运用的是班级管理模式中的(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教师马某班的小东逃课去网吧,被教导主任抓到,学校认为马老师管理班级不善,扣除当月绩效。马某对学校的处分不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被申诉的对象应为( )。

A.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教导主任

C.学校

D.校长

3.( )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通过努力从专业理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A.人的全面发展

B.教师专业发展

C.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D.以人为本

4.彭老师任教二十余年,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认真钻研教学,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这表明彭老师具有( )。

A.严谨治学的态度

B.团结协作的精神

C.为人师表的观念

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5.老师采取画小星星、贴笑脸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6.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7.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闪光点来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这种教育方式遵循了( )。

A.长善救失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8.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教师在不同时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一般来说,新教师最关注的是( )。

A.教学情境问题

B.自我生存问题

C.学生发展问题

D.自我实现问题

9.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是( )。

A.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B.教师成长=观摩+分析

C.教师成长=培训+进修

D.教师成长=学习+实践

10.( )决定了教师需要终身学习。

A.教师劳动特点

B.学生成长特点

C.教师职业特点

D.社会发展特点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班级管理的模式。班级管理的模式包括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其中,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平行管理的提出者为马卡连柯。题干中,提到了“平行教育”,而“平行教育”是由马卡连柯提出的,指的是是通过教育集体影响个人,通过教育个人形成集体。“平行教育”要求班主任在教育中要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坚持两者的教育相结合,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相互影响的。题干中,林老师一直秉承着“平行教育”的理念,这说明他运用的是班级管理模式中的平行管理。B项正确。A项: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章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题干中,教师马某对学校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被申诉对象应为学校。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章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理念中教师观的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针对教师个体而言的。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的专业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增强自身专业能力,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以适应教育工作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过程。任何一个准备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当他开始接受教师教育,进入职业准备阶段起,他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历程;而这个历程将与他的职业生涯相始终。所以,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通过努力从专业理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综上表明,B项为正确选项。A项:“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得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教师的专业素质之一,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灵魂。教师职业道德把教师的行为规范到促进人的发展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应当就是“以学生为本”。在教育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正确选项为B。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的相关内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的内容包括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其中,严谨治学要求教师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题干中,彭老师认真钻研教学,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表明彭老师具有严谨治学的态度。A项正确。B项:团结协作要求教师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为人师表要求教师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廉洁从教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德育方法的理解。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题干中,老师采用画星星、贴笑脸的方式鼓励学生,属于品德评价法。A项正确。B项: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陶冶教育法又称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陶冶教育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实践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实践锻炼法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6.【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小学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知、情、意、行分别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因此,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D项正确。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7.【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我国的德育原则主要包括: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其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也就是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A项正确。B项:疏导原则又称循循善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针对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即体现了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8.【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因而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想方设法控制学生,而不是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进步。B项正确。A项: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以及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如“内容是否充分得当?”“如何呈现教学信息?”“如何掌握教学时间?”等。传统教学评价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关注学生阶段的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阶段,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9.【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师成长公式的识记情况。波斯纳认为,经验的反思非常重要,并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A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10.【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要求教师需要终身学习,对教师终身学习产生推动作用,并不能决定教师需要终身学习。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教师<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