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教师

首页 > 教师 > 报考指导 >

2022教师资格笔试:科举制的前世今生

浙江中公教育 2022-01-14 10:45:29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中国古代史中,选官制度的变迁是其中的重要考点。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以记忆为主,考察较多的是科举制的起源与废除的时间节点。考生需在理解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演变特点基础之上记忆科举制较为重要的时间节点。

一、科举制之前的选官制度

先秦时期主要实行“世卿世禄制”,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

秦朝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所谓察举,就是官吏考察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考察“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为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沿用了汉代的察举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九品中正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士族想要控制选官的野心,所以从创立以来选官比较注重门第,形成了一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利于选拔真正有学识的见解的人做官。

二、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1.隋朝时期——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为改变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后世不断完善。

2.唐朝时期——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唐朝的帝王对科举制进行了完善。唐太宗时期,增加考试科目,科目包含50多种,大大增加了考试的科目,但后期常考的主要是明经和进士两科;武则天时期,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形成了完备的选士制度。

3.宋朝时期——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

把帖经、墨义和诗赋等考试都取消,改为以经义(解释经书)、论(对时局评论)、策(提出解决时弊的办法)作为考试内容。主要特点为:科举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取士正途;考试规模扩大,录取人数增加;考试内容改革,专用《三经新义》,形成“重文轻武”的局面;考试周期改三年一试;建立新制,通过锁院制、别头试、糊名制、誊录制等措施防止考试作弊。

4.元朝时期——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中落

科举不再分科,专以进士科取士;规定从“四书”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成为明清两代八股文的基础。

5.明朝时期——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

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进学校就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地方考试。考期在秋季八月,又称秋闱。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录取分三甲,均赐进士出身。其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考中进士则称金榜题名。

乡试的解元,会试的会元,殿试的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三元及第”,又称“连中三元”。

6.清朝时期——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衰落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从五经中选择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

在百日维新时期,光绪帝废除八股,催立经济特科,设专门学科,宣布以“实学实政”取士,而百日维新失败后又重新恢复八股取士,罢经济特科。

清末新 政时期,改革科举内容,递减科举中额,直至废除科举制。

科举制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发展,但同时它的出现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人士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社会的统治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和社会的稳定,成为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稳定的制度保障之一。

练习题

单选题

1.下列我国历代选才制度中,以知识水平为依据选拔人才的是(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推选制

1.【答案】C。本题考查古代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是一种典型的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的手段,即以知识水平为选拔人才的依据,因此C项正确。

选项A,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B,九品中正制以血缘门第与现实德才表现为依据,重在考察而非试用或使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D,推选制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

2.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该诗句描绘的是( )。

A.察举制 B.禅让制 C.科举制 D.推选制

【答案】C。本题考查对科举制的了解。科举制度是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题干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是指古代学子寒窗苦读,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因此,该诗句描绘的是科举制,C项正确。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教师<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