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阅读关键哪里找
片段阅读题目在行测考试中一直占据一席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缺少一定的社会阅历、不容易读懂作者内心五味陈杂内心百态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能够通过阅读技巧去快速巧妙的读懂中心主旨呢,我们需要对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建立起敏感度才行,今天中公教育专家你就和大家聊一聊关键词句敏感的话题。
1、首尾句。首尾句在谋篇布局时往往被作者作为黄金地段去进行观点的引出或做最后的陈词总结,这样也符合我们中国人的说话特点,所以开头及结尾我们需重点阅读。
2、对策句。在一些难度较大的材料里,往往在反映某些社会问题或存在的负面现象,有些情况下,作者会在末尾处给我们指明方向,告诉我们该从什么样的角度解决问题,这时候解决问题的对策句作为我们阅读的重点。
3、条件句。条件句在材料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条件句出现时,我们应明白,作者想要去强调的往往是条件部分的内容而非结论,因此我们更倾向于将阅读重点放在条件部分。
让我们再通过一道例题来试试,掌握一下做题方法。
【例题】上世纪80年代有一句口号叫“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现在提倡“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具体在解决交通堵塞这个问题上,如果大家都能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少发一点牢骚,在行车时多观察一下周围在采取适当的行动,交通堵塞的现象肯定会大大缓和,也就是驾驶员如果能自觉一点,不需要现在那么多的交警也能够有很好的交通秩序。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营造良好的交通秩序需要大家的自觉性
B.“只说空话,不干实事”会加剧交通堵塞
C.解决交通堵塞的根本在于提高人们的素质
D.增加交警的数量无助于缓解交通堵塞
【中公解析】A。首句说明不管在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在提倡从自我做起从实事做起。第二句出现了两个条件句,我们重点关注条件句内容,说明在解决交通堵塞问题上大家从自身做起少发牢骚的重要性,说明如果驾驶员自觉一点的重要性。因此全文都在围绕交通拥堵问题来谈论从自身实事做起以及自觉去做这些事情的重要性。A项内容符合,可以保留。B项在说明不实干的危害而非重要性,可排除。C项在表明问题的原因出在哪,人们的素质问题过度推断。D项增加交警的数量也非对症下药,从材料中无法推出。故本题选A项。
掌握这一方法在做片段阅读时就能更加得心应手,大家掌握这样做题的方法了吗?
常见问题
- 具有较高学历人员报考学历要求较低的职位时,如何认定?
- 报考人员能否以辅修专业报考?
- 丽水公务员薪资待遇有多少?
- 资格复审时须提供哪些材料?
- 部分职位备注中要求具有“本县户籍或本县生源”如何理解?
- 公告中提到的“大专以上”、“两年以上经历”是否包括本数?
-
微信公众号:丽水中公教育
(ID:ls-offcn)
专注丽水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